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流量表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报表,它能清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但很多人不清楚如何编制流量表,下面就来详细讲讲。
明确编制基础
流量表编制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与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利润表不同。这意味着我们关注的是实际现金的收付,而非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比如,企业在本期销售了商品,但款项要下期才收到,那在编制流量表时,这笔收入不算本期的现金流入,要等实际收到钱时才计入。
确定编制方法
常用的编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间接法则是以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项目,来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企业会同时采用两种方法编制,以相互验证。
收集所需数据
要编制流量表,需收集多方面的数据。首先是企业的各类账本,像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从中获取现金收支的具体记录。其次,要关注与经营活动相关的业务凭证,比如销售发票、采购发票等,明确每笔业务的现金收付情况。对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要整理相关的合同、协议以及资金往来记录,例如购买固定资产的合同、银行借款协议等,以便准确核算这两类活动的现金流量。
按项目进行填列
在明确了编制基础、方法并收集好数据后,就可以按流量表的项目进行填列了。经营活动部分,按照直接法或间接法计算出的结果,将各项现金流入和流出准确填入对应的项目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要根据企业投资业务的实际情况,如购买或出售长期资产、投资其他企业等的现金收付,填入相应栏目。筹资活动同理,像发行股票、债券取得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等,都要如实填列。
编制流量表虽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了上述要点,按步骤仔细操作,就能准确编制出能反映企业真实现金流动情况的流量表,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