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运营和财务管理中,常常会涉及到大量的存货管理工作。而对存货进行合理分类,是做好存货管理的重要基础。那么存货分类到底是什么呢?这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按存货的经济内容分类
存货按经济内容可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原材料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等。在产品是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生产物。半成品是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产成品是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商品是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周转材料是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按存货的存放地点分类
按存放地点不同,存货可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委托加工存货和委托代销存货等。库存存货是指已验收合格并入库的各种存货。在途存货是指货款已经支付、正在途中运输的存货,以及已经运达企业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存货。委托代销存货是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存货。
按存货的来源分类
从来源上看,存货可分为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和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等。外购存货是企业从外部购入的存货,如采购的原材料等。自制存货是企业自己生产制造的存货,像企业自己生产的产成品。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就是企业将原材料等委托给其他单位进行加工后收回的存货。
存货分类是企业对存货进行管理和核算的重要方式,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存货的构成和状态,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采购、销售等活动,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