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有时会遇到无法取得发票的情况,这可让不少财务人员头疼,毕竟入账需要合规的凭证呀。那遇到不能取得发票时到底该如何入账呢?
明确未取得发票的原因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没能取得发票。是因为和小规模纳税人合作,对方确实无法开具;还是业务往来中的疏忽遗漏;亦或是在一些零星采购等情况导致的。不同原因后续处理方式会有差别哦。比如和小商贩购买办公用品,金额较小但对方没开发票,这就是常见的零星采购未取得发票的情况。
可入账的替代凭证及处理
虽然没有发票,但有些其他凭证可以作为入账依据。像收据,如果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具的财政监制的收据,是可以入账的。另外,企业自制的一些凭证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也能用。比如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就可以用工资表、考勤记录等来作为入账的依据。对于零星支出,单次不超过500元的,可凭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的收据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入账。
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是因为对方注销、撤销、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等特殊原因无法取得发票,可凭相关资料证实支出真实性后,其支出允许税前扣除,相关资料包括工商注销、机构撤销、列入非正常经营户、破产公告等证明资料等。
不能取得发票入账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搞清楚原因,合理利用可替代的凭证及依据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还是能在合规的前提下做好入账工作的,这样就能妥善解决因无法取得发票带来的入账难题啦。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