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税收领域,抵免限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不太清楚抵免限额怎么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抵免限额是指居住国(国籍国)政府允许其居民(公民)纳税人从本国应纳税额中,扣除就其外国来源所得缴纳的外国税款的最高限额。简单来说,就是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情况下,确定本国居民在国外缴纳的税款能够在本国得到多少抵免。
那么,抵免限额具体怎么计算呢?一般来说,抵免限额的计算公式为:抵免限额=境内、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在实际应用中,抵免限额有分国限额法和综合限额法。分国限额法是指对来源于不同国家的所得分别计算抵免限额;综合限额法是将来源于不同国家的所得合并计算抵免限额。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还需要注意的是,当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超过抵免限额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也不得列为费用支出,但可以在以后年度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抵免限额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选择,以达到合理避税、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目的。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