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黎职业学院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层次明确为专科高职院校。学院前身为1942年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创办的山丹培黎学校,2020年5月升格为高职院校,与山丹培黎学校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学校坐落于张掖市山丹县,占地面积1012亩,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7795人,其中高职生6244人。作为甘肃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其招生执行高职专科批录取政策,2024年普通类专科录取最低分289分,学费标准为4500元/年,显著低于本科院校收费标准。
一、办学定位:职业教育的专科属性
该校的"非一本"特性由法定办学资质与教育体系决定:
- 职教基因传承:根据甘肃省教育厅文件,学院办学层次为普通专科,2024年获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与兰州大学等本科院校形成层次区隔。
- 专科招生特征:执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5年招生计划覆盖现代农业技术、机电一体化等22个专业,学费标准与本科院校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专升本录取率58.75%,印证其职业教育出口定位。
- 资源配置特性:拥有副高级职称教师49人,"双师型"教师110人,建有现代农业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138个实训场所,教学设备总值超9300万元。
二、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的特色集群
形成"五链协同"专业格局:
- 现代农业集群: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建设"3+2"高本贯通试点,与甘肃天润薯业共建马铃薯脱毒种薯实训基地,毕业生占河西走廊农业技术岗28%。
- 智能制造延伸: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配备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与天水华天科技共建订单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开发光伏充电桩运维课程模块。
- 文旅服务特色:旅游管理专业依托山丹军马场开展研学旅行实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发"丝路文化"数字文创产品,年服务文旅企业50余家。
三、培养模式:国际化的工匠精神传承
其"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独具特色:
- 艾黎精神铸魂: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校训融入课程体系,建设路易·艾黎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年开展工匠精神主题教育活动20场。
- 产教深度融合:与华为ICT学院、东软信息产业学院共建产业学院,实施"2+1"企业实践,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开展智能仓储实景教学。
- 国际合作拓展:设立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与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开展"2+1+2"专本贯通培养,年培养国际技术人才200名。
四、发展挑战: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平衡
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显现提升空间:
- 师资结构优化:现有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占比不足30%,护理等新设专业仍依赖外聘行业导师授课。
-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的27.4万平方米校舍仅完成50%,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尚未实现四季全周期种植实训。
- 国际影响力提升:虽与新西兰保持传统合作,但实质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尚未落地,国际化课程开发进度滞后。
从艾黎播撒的职教火种到拥有22个专业的现代化高职院校,这所承载红色基因的学府正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精神,书写河西走廊职教新篇。其"专科"实质在于: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导向,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教学过程对接生产标准"的双向机制,培育"懂技术、善创新、能创业"的新时代工匠。在争创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高地的征程中,这所年社会培训超5000人次的院校,亟需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完善和国际化办学等方面持续发力,方能真正成为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技术技能人才摇篮。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