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层次明确为专科教育。根据教育部高校分类标准,该校既不属于本科院校范畴,更非传统意义上的“一本”高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成立的黔南州贵定师范学校,2014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专科院校,2025年在校生规模达8654人,学费标准为3700-6000元/学年。作为贵州省唯一以民族幼儿师范命名的高职院校,学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0-12岁儿童教育师资的特殊使命。
一、办学定位与历史沿革
这所扎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高职院校,历经三个关键发展阶段:
- 中师奠基期(1952-2001):以培养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为主,1988年跻身全国百强师范学校,累计输送4万名基础教育师资;
- 联合办学期(2002-2013):2002年加挂“黔南师院贵定分院”牌子,开展五年制大专教育,2007年与贵州师范大学等合作开设本科自考;
- 高职发展期(2014至今):2014年正式升格为专科院校,2023年成为贵州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形成中职-高职-自考本科衔接体系。
战略定位聚焦三大特色:
- 民族教育传承:开设少数民族艺术课程,建立民族舞蹈非遗传承基地;
- 幼教师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国家二级认证,承担贵州省70%的幼师职前培养;
- 职教体系贯通:与雷山职中、凯里职中等10余所中职学校开展五年一贯制联合培养。
二、专业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布局形成“师范主导、艺教融合”特征:
核心专业群:
- 学前教育(省级特色骨干专业):配备蒙台梭利实训室,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5%;
- 美术教育(省级骨干专业):建有陶艺工作室,年输送200名乡村美育教师;
- 音乐教育:拥有数码钢琴实训中心,承担黔南州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
教学资源配置:
- 硬件设施:新老校区占地823亩,建有普通话机测站、健身气功示范中心等34个实训基地;
- 师资力量:468名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占比35%,含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家;
- 数字资源:开发《民族民间舞蹈》《蜡染技艺》等28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
三、招生培养与就业体系
实施“分类贯通、定向培养”机制:
招生特色:
- 2025年分类考试招生计划3218人,学前教育专业要求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
- 民族专项计划:面向黔南州12个县市招收公费师范生,签订6年定向服务协议;
- 中高衔接培养:与15所中职学校联办五年制大专,前三年免收学费。
就业优势:
- 订单培养:与珠三角、长三角200余家幼儿园建立就业合作,毕业生起薪4500元/月;
- 技能认证:推行育婴师、奥尔夫音乐指导师等“1+X”证书制度,双证获取率90%;
- 升学通道:与贵州师范学院开展“3+2”专本衔接,专升本通过率连续三年超18%。
四、发展机遇与转型挑战
在民族地区教育振兴战略驱动下:
核心机遇:
- 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建设民族艺术传承创新中心;
- 2025年启动职业本科专业申报,拟新增早期教育、特殊教育方向;
- 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发跨境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现实挑战:
- 办学层次仍属专科,尚未进入职业本科试点序列;
- 年生均经费比省内本科院校低40%,制约民族艺术实训设备更新;
- 省外生源吸引力不足,2025年省外招生占比仅12%。
这座被誉为“苗岭幼教人才摇篮”的学府,正以建设全国一流民族幼儿师专为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非遗传承,持续提升其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振兴中的服务能力。需特别注意:报考艺术类专业需参加省级统考,公费师范生需签订定向服务协议。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