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材料出库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核算,还对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原材料出库怎么计算呢?
原材料出库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入的原材料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原材料和期末原材料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原材料成本在后购入的原材料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原材料和期末原材料的成本。
例如,某企业月初库存原材料100件,单价10元;本月5日购入200件,单价11元;10日发出150件;15日购入100件,单价12元;20日发出100件。则本月10日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00×10+50×11=1550元;20日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50×11+50×12=2050元。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库存原材料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购入原材料的数量和金额,计算出原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以此作为发出原材料和期末原材料计价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原材料金额+本期购入原材料金额)÷(期初库存原材料数量+本期购入原材料数量)
仍以上述企业为例,本月原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为:(100×10+200×11+100×12)÷(100+200+100)=11元。则本月10日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50×11=1650元;20日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00×11=1100元。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出库计算方法。先进先出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流转情况,但计算较为繁琐;加权平均法计算简便,但可能会使发出原材料的成本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原材料出库的计算方法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