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地带的遂宁市河东新区,遂宁能源职业学院以"厚德、笃实、奋进、专精"的校训精神,矗立为能源化工职业教育的新标杆。这所202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由资产规模超2600亿元的四川能投集团投资8.32亿元创办,总占地面积572亩,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作为全国唯一"建在能源产业链上的大学",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群深度对接成渝地区能源化工产业需求,2025年单招计划覆盖能源工程、数字经济等10个专业,构建起"教学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办学定位:专科教育的深耕实践
遂宁能源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明确为专科教育。根据2024年招生章程,该校通过普通高考专科批次、高职单招等渠道招生,四川省内录取分数线集中在140-344分区间。作为民办非营利性院校,其办学特色体现在三方面:
- 产教深度融合:依托四川能投集团40余家子公司资源,建成价值超5000万元的3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与川化集团、四川省天然气投资集团等共建"订单班",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96%;
- 专业集群发展:聚焦电力链、气体链、化工链等五大产业链,形成能源工程、化工材料、数字经济三大专业群,其中节电技术与管理专业为全国首创;
- 双师型师资:组建含48.31%副高职称教师、78.65%双师素质教师的教学团队,企业技能大师与高校教师双向流动授课。
二、专业建设:"三链协同"教育体系
核心能源专业群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构建"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智慧运维"培养链,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开发的《智能灌溉系统》应用于20个农业园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中石化共建实训基地,开设化工安全生产虚拟仿真课程,高级技工证获取率达92%。
数字经济延伸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开发《区块链财税管理系统》,接入四川能投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品《VR古厝修复系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Adobe认证通过率居全省前列。
绿色材料创新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聚焦锂电产业链,与遂宁千亿锂电产业集群对接,实训室配备X射线衍射仪等高端设备,学生年均参与电池材料研发项目15项。
三、人才培养:"双元制"育人机制
政校企协同培养
推行"2+1"分段培养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施"教室-长安汽车工厂-4S店"三级实训体系,现代学徒制学生年均参与新能源汽车维护项目30项。
证书融通体系
作为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覆盖智能财税、云计算运维等26项资质,2025届毕业生人均持有2.8本职业资格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获取率100%。
升学就业双通道
与西南石油大学等共建专升本通道,开设"专本套读"班;与泰国西那瓦大学建立"3+2"专本连读项目,护理专业学生可赴日本介护机构实习。
四、发展蓝图:成渝职教新标杆
智慧教育工程
规划投资5亿元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开发《数字孪生机务维修系统》,可模拟万人级智能制造场景,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
区域协同战略
深化"成渝职教联盟"合作,2026年启动"能源工匠计划",联合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研发岗位能力标准,年均培养智能电网人才500名。
文化传承创新
建立巴蜀非遗数字纹样库,收录2000余种传统纹样,数字媒体专业将川剧变脸技艺融入课程,作品《天府韵》获全国职业院校艺术展演金奖。
从河东新区的智慧教室到规划中的元宇宙实训中心,遂宁能源职业学院正以"服务双碳战略、深耕专科教育、传承工匠精神"的三维坐标,构建现代职教新范式。通过"校企共育、课证融通、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培育兼具专业深度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其"依托能投、服务产业、辐射西南"的办学定位,为国企办职教提供了可复制的"遂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