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层次具有明确的专科教育属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该校不属于本科院校范畴,更非传统意义上的“一本”高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创办的广西银行学校,2014年经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职院校,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属管理。作为广西唯一以金融经济类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该校在2024年招生中执行专科批次录取政策,普通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278分,历史类340分,学费标准为6000-7500元/学年。
一、办学定位与历史沿革
这所被誉为“广西金融人才摇篮”的院校历经三次重要转型:
- 中专教育阶段(1952-2013):以培养银行系统干部和技术人才为核心任务,2000年划归地方管理;
- 专科奠基期(2014-2018):升格为高职院校后,2018年入选广西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提质扩容期(2019至今):2019年获批广西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5年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规划。
战略定位凸显三大特色:
- 行业服务导向:聚焦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开设金融服务与管理、国际金融等29个专业;
- 产教深度融合:与中粮集团等企业共建463个实训基地,建设10类现代化实训场所;
- 国际化办学:与“一带一路”沿线28国院校建立合作,在印尼、柬埔寨设立职业教育合作中心。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专业体系形成“金融主导、多链协同”架构:
- 核心专业群:重点建设金融服务与管理(国家级骨干专业)、大数据与会计(省级示范专业)等学科,其中国际金融专业开设跨境电子商务方向;
- 教学资源配置:
- 硬件设施:东西校区占地640亩,图书馆藏书76万册,建有证券交易模拟中心等特色实训室;
-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62.58%,拥有自治区教学名师和卓越学者;
- 数字资源:开发智能财务系统等48门省级精品课程,智慧教室覆盖率超60%。
三、招生体系与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实施“分类贯通”机制:
多元录取通道:
- 普通高考专科批覆盖全国16省份,2025年计划招生6300人;
- 单招考试设置退役军人专项,提供7类职业技能测试方向;
- 实施“3+2”专本衔接,与广西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
特色培养体系:
- 现代学徒制:在保险实务等专业推行企业导师制教学;
- 1+X证书制度:15个试点专业实现职业技能证书全覆盖;
- 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省级众创空间,年孵化金融科技项目30项。
四、发展机遇与转型挑战
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
核心机遇:
- 广西“十四五”规划支持建设3-5所高水平职业院校,年投入专项经费1500万元;
-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催生跨境金融人才需求;
- 获批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培训基地,年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000人。
现实挑战:
- 办学层次锁定专科,尚未进入职业本科试点序列;
- 传统金融专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设备年更新投入超800万元;
- 省外生源吸引力不足,2024年云南考生占比仅5%。
这所承载着广西金融职业教育使命的学府,正以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数字赋能,持续巩固其在区域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于专科段考生,其金融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既是掌握金融实务技能的优质平台,更是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通道。需特别注意:报考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需身高达标(男170cm/女160cm),且需通过省级统考体检标准。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