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层次具有明确的专科教育属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信息,该校既不属于本科院校范畴,更非传统意义上的“一本”高校。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80年成立的山西省计划统计学校,2004年正式升格为高职院校,是山西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旅游类高等职业院校。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达4899人,拥有旅游管理、文物修复与保护等42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导游等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一、办学定位与历史沿革
这所承载四十年职教基因的院校历经三次重要转型:
- 中专教育阶段(1980-2003):作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培养计划统计和经济管理人才,1994年成为山西省首批7所国家级重点中专之一;
- 高职奠基期(2004-2017):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4年入选山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8年成为山西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 提质扩容期(2018至今):2023年入选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单位,2024年启动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筹建工作。
战略定位凸显三大特色:
- 旅游教育主导:聚焦山西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开设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导游等核心专业,其中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为国家级骨干专业;
- 产教深度融合:与双胞胎集团等企业共建188个校外实训基地,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实训基地;
- 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开设金属錾刻技艺等特色课程。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体系
专业架构形成“文旅融合、多链协同”特征:
核心专业群:
- 旅游管理(国家级骨干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与河北锦航船舶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毕业生直接进入邮轮服务岗位;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配备餐饮服务大师领衔的教学团队,学生获全国餐饮职业技能大赛金奖;
- 文物修复与保护(省级重点专业):建有陶器修复实验室和古籍修复工作室,年修复文物30余件。
教学资源配置:
- 硬件设施:占地335亩,拥有94个校内实训室,其中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
- 数字资源:开发旅游景区服务虚拟仿真系统,建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6门;
- 师资力量:310名教职工中,双师型教师占比56%,含“三晋技术能手”“晋阳工匠”等技能大师。
三、招生体系与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实施“多元贯通”机制:
招生类别:
- 普通高考专科批覆盖全国14省份,2025年计划招生6125人,山西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228分;
- 单招考试设置退役军人专项,职业适应性测试满分250分;
- 实施“3+2”专本衔接,与山西财经大学等本科院校联合培养。
特色培养体系:
- 现代学徒制:在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推行企业导师制,毕业生进入五星级酒店比例达45%;
- 1+X证书制度:15个试点专业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覆盖,导游证获取率超50%;
- 国际交流合作:与日本、韩国5所大学建立合作,年选派50名师生赴海外研修。
四、发展机遇与转型挑战
在文旅产业升级背景下:
核心机遇:
- 参与筹建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计划整合4所院校资源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 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年投入1500万元支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 获批装配式建筑艺术设计员培训基地,获中央财政专项支持。
现实挑战:
- 当前办学层次仍属专科,尚未进入职业本科试点序列;
- 传统旅游专业面临智慧化转型压力,年设备更新投入超800万元;
- 省外生源吸引力不足,2025年省外考生占比不足15%。
这座被誉为“三晋文旅人才摇篮”的学府,正以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数字赋能,持续巩固其在文旅职业教育领域的核心地位。需特别注意:报考空中乘务专业要求女生身高163cm以上,且需参加专业面试。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