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市国庆西路199号,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博学、精谨、创新"的校训精神,扎根于皖北职业教育的热土。这所由淮南乡镇企业职业学校发展而来的高职院校,历经1988年建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的蜕变,现已成为占地1200亩、拥有12个专业群的区域性职教重镇。作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其"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矩阵累计培养近10万技术人才,2025年金平果高职院校排名位列全国第2310位。
一、办学定位:专科教育的深耕实践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明确为专科教育。根据2025年分类考试招生章程,该校通过普通高考专科批次、高职单招等渠道招生,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核心专业录取分数线集中在300-450分区间。虽未进入本科序列,但与淮南师范学院开展"四年一贯制"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为专科生提供升学通道。
办学特色体现在三方面:
- 产教融合典范:与比亚迪、蔚来汽车等156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班比例超40%;
- 数字技术优势:建有3个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专业入选省级特色品牌专业;
- 创业教育创新:构建"六个结合"创业教育模式,毕业生创业率达30%,孵化出10余家资产过亿企业。
二、学科建设:"产业+"专业生态矩阵
智能制造领域
数控技术专业群配备价值7000万元的实训设备,构建"精密加工-智能控制-设备运维"培养链条。与中集集团共建的现代学徒制班,学生参与汽车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比例达45%。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依托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开发的动力电池智能诊断系统获安徽省技术创新奖。
信息技术领域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包含教育部骨干专业,建有中电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学生开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已应用于京东物流园区,年均参与国家级软件开发项目20余项。在建的元宇宙创新港,可实现万人级并发软件开发测试场景模拟。
现代服务领域
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集团共建直播电商基地,学生年均参与"618"大促项目70余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理论+实操+社区服务"培养模式,建有标准化母婴护理实训室,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超85%。
三、人才培养:双元协同的育人模式
校企协同机制
实施"2+1"分段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推行"教室-实训中心-智能制造车间"三级实践体系。与盾安集团共建的"盾安班",年均培养自动化控制技术人才500余名,毕业生高级技工证获取率达92%。
证书贯通体系
作为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智能财税、云计算运维等26项资质覆盖全部专业。2024届毕业生人均持有2.8本职业资格证书,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ABB认证通过率连续五年保持全省前列。
四、发展蓝图:皖北振兴的职教担当
数字化转型工程
规划投资1.2亿元建设"数字工匠培养中心",重点研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与AI教学质量评估平台。在建的智能建造专业群,与中建五局共建BIM技术联合实验室,年均参与智慧工地建设项目30余项。
国际化战略升级
深化"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在巴基斯坦设立中巴职业技术学院,输出《智能制造技术培训标准》。与韩国江原大学开展"3+2"专本硕连读项目,学生可获得国际认可的工程师资格认证。
从国庆西路的老校区到山南新区的发展蓝图,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正以"扎根皖北、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三维坐标,重塑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通过"校企联动、课证融通、赛教一体"的育人机制,为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兼具工匠精神与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在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背景下,其"专业集群化、培养实战化、服务区域化"的办学定位,为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独具皖北特色的"安工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