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其办学层次具有明确的"专科教育"特征。根据2025年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政策,该校在提前招生批次中投放的68个专业均为专科层次,学费标准为4700-5300元/年,显著区别于本科院校收费体系。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和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该校以"励志、践行"为校训,形成了覆盖检验检测认证、智能焊接、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的特色专业群,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1.4万人。
一、办学定位与历史沿革
这所扎根长三角的职教标杆历经三次跨越式发展:
- 行业奠基期(1958-2003):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化工类中专,2002年合并常州经济干部学校等4所院校,升格为现代高职院校;
- 示范建设期(2004-2019):2009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牵头组建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2019年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 提质升级期(2020至今):2022年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025年联合隆基乐叶、比亚迪等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固定资产总值突破6.9亿元。
战略定位凸显三大特色:
- 产教融合:与中车集团、华测检测等共建230个实训基地,实施56个现代学徒制项目,其中国家级试点1项;
- 数字赋能:建成智能焊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PLC控制技术》等43门省级精品课程;
- 国际拓展:与德国朗盛、瑞士SGS等跨国企业合作,设立马来西亚健康丝路学院,累计培养留学生200余人。
二、学科建设与招生体系
专业布局形成"产业适配型"架构:
- 核心专业群:开设43个专科专业,重点建设应用化工技术(国家双高专业群)、智能焊接技术(省高水平专业群)等5大特色集群,其中光伏材料制备技术专业年培养人才100人;
- 教学资源: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动漫制作技术实训基地,317个实验实训室配备VR实训舱等先进设备,图书馆藏书量达175万册;
- 招生特征:
- 多元通道:2025年提前招生计划2004人,含体育特长生30名(需二级运动员证书)、艺术特长生20名(需文旅部八级证书);
- 梯度分层:浙江省录取线494分(位次前15%),青海省理科最低297分,区域性生源质量差异显著;
- 技能衔接:电子商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可考取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等职业资格证。
三、培养质量与发展前景
人才培养呈现"三高"特征:
- 就业质量优:连续五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8%,32%进入中车集团、隆基乐叶等龙头企业,药学专业起薪5000元/月;
- 竞赛成果亮:2024年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金3银,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300余项,智能焊接技术赛项保持全国领先;
- 升学通道畅:与徐州工程学院等本科院校开展"3+2"分段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升本率达25%。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
发展机遇:
- 建设长三角智能制造产教联盟,年科研经费突破500万元,开发智能检测设备等创新产品;
- 获批省级众创空间,年孵化创新创业项目30项,学生获"发明杯"等双创大赛一等奖4项;
- 联合晶澳太阳能等企业共建现场工程师项目,精准培养"双高三型"(品格高尚、技艺高超、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技术人才。
转型挑战:
- 未进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序列,办学层次锁定专科;
- 传统化工类专业面临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压力;
- 省外生源质量波动影响教学一致性。
这座被誉为"长三角职教明珠"的学府,正以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数字赋能,持续巩固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领军地位。对于高考分数在专科段的考生,其光伏材料制备技术、智能焊接技术等专业既是掌握产业核心技能的优质平台,更是参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产业的关键通道。需特别注意:报考体育特长生需提交二级运动员证书,中外合作项目要求英语单科不低于90分。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