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常常会遇到长期待摊费用的情况,可这长期待摊费用究竟该如何处置呢?这着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惑。
明确长期待摊费用的范围
长期待摊费用,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常见的比如企业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像对租来的办公场地进行大规模装修,这笔装修费用就属于长期待摊费用。还有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等,这些都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
对于长期待摊费用,一般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直线法就是将长期待摊费用在其预计的受益期间内平均分摊。比如说,企业发生了一笔10万元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预计受益期限是5年,那每年摊销的金额就是10÷5=2万元。在每个会计期间,都要按照这个计算出来的摊销额进行账务处理,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长期待摊费用处置的特殊情况
当长期待摊费用所对应的资产提前处置或者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就不能再按照原来的摊销计划进行了。比如租入的办公场地提前解约,那尚未摊销完的装修费用,要一次性全部转入当期损益,也就是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将其从账面上彻底清理掉,避免虚增资产和利润。
长期待摊费用处置的账务处理示例
假设企业A租入了一处厂房,花费20万元进行装修,预计可使用4年。每年应摊销金额为20÷4=5万元。在第一年摊销时,账务处理为:借记“制造费用”5万元,贷记“长期待摊费用”5万元。如果到了第三年,企业因业务调整不再租用该厂房,此时未摊销完的10万元装修费用,就要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10万元,贷记“长期待摊费用”10万元。
正确处置长期待摊费用对于企业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要先明确其范围,再依据合适的摊销方法进行常规处理,遇到特殊情况也要及时做出正确的账务调整,这样才能让企业的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