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常常会涉及到各种收入的核算问题,其中变价收入该计入什么科目就让不少人感到困惑。这关系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记录和反映,因此有必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变价收入的定义
变价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资产进行处置时,因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收入。比如企业的原材料因市场价格波动,在出售时价格高于其账面价值,这部分超出的金额就是变价收入。
不同情况下变价收入的科目计入
如果是存货的变价收入,一般冲减“管理费用”科目。例如企业在盘点存货时,发现一些积压存货,将其进行变卖处理,变卖所得高于存货账面价值的部分,应冲减管理费用。因为存货的盘盈盘亏等情况通常与企业的日常管理相关。
对于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当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先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处置过程中取得的变价收入也计入该科目,最后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确定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益,若为净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若为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案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有一批原材料,账面价值为5000元,因市场价格上涨,以6000元的价格出售。则这笔变价收入1000元应冲减管理费用。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6000元,贷:原材料5000元,管理费用1000元。
再如某企业处置一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万元,处置收入为12万元。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收到处置收入时,借:银行存款12万元,贷:固定资产清理12万元。最后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余额2万元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变价收入的科目计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同类型资产的变价收入有不同的核算方法。只有准确把握这些规定,企业才能正确记录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解决变价收入核算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