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之间的交易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关联企业的平销行为较为特殊且复杂,很多人不太清楚该如何确定这种行为。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什么是关联企业
关联企业,简单来讲就是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的企业。比如,一家企业对另一家企业持股比例较高,能够对其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这两家企业就很可能是关联企业。常见的还有同一集团下的不同子公司等情况。了解关联企业的概念,是确定平销行为的基础。
平销行为的特点
平销行为通常表现为,生产企业以商业企业经销价或高于商业企业经销价的价格将货物销售给商业企业,而商业企业再以进货成本或低于进货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这里的关键在于商业企业看似在做“赔本买卖”,但实际上却可能通过其他方式从关联企业那里获得补偿,比如获得返利、补贴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等。
确定关联企业平销行为的关键要素
一是关联关系的存在,这是前提条件。只有确定企业之间存在上述提到的关联关系,才有可能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平销行为。二是销售价格的异常。要对比生产企业卖给商业企业的价格以及商业企业对外销售的价格,如果出现上述平销行为中所描述的那种价格倒挂情况,就需要引起关注。三是是否存在补偿机制。查看商业企业在低价销售后,是否从关联企业处获得了诸如资金、货物等形式的补偿。综合这几个方面,就能较为准确地确定关联企业的平销行为。
通过了解关联企业的概念、平销行为的特点以及确定平销行为的关键要素,我们就能在面对复杂的市场交易情况时,准确判断出关联企业的平销行为,从而更好地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