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无偿受让股权的情况,这时候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这是很多企业财务人员会面临的问题,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明确相关概念
无偿受让股权,就是在没有支付任何对价的情况下获得了其他公司的股权。这种情况可能由于多种原因产生,比如原股东的赠予、企业重组中的特殊安排等。在账务处理前,要先准确界定这种无偿受让的性质以及相关背景情况。
账务处理步骤
首先,对于无偿受让的股权,要按照其公允价值入账。公允价值可以通过评估等方式来确定,如果无法可靠取得公允价值,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一般就是人民币1元。
当确定了公允价值后,受让方需要在账务上确认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假设A公司无偿受让了B公司的股权,且公允价值经评估为100万元,那么A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00万元”,贷记“营业外收入100万元”。这里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是因为无偿受让股权属于一种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
后续计量
在完成初始账务处理后,还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如果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比如,若A公司受让股权后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后续就按照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初始入账金额,除非发生减值等特殊情况。若采用权益法核算,就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等变动情况,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无偿受让股权的账务处理需要准确把握其性质、确定公允价值并按规定进行初始及后续账务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反映。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