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流通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存货收入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一个关键问题。准确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不仅关系到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那么,商品流通企业存货收入到底用什么成本法核算呢?
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商品流通企业常用的一种存货成本核算方法。它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多,月度计算成本确有困难的企业。例如,一些大型超市,商品种类繁多,使用毛利率法可以相对简便地核算存货成本。计算公式为: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零售企业。比如一些服装店、便利店等。其计算公式为: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存货收入的成本核算方法有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商品种类和管理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以确保存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