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商誉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很多人不太明白商誉是怎么回事,更不清楚商誉如何计提减值。这其实对于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非常重要,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什么是商誉
商誉通常产生于企业的并购活动中。当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时,如果支付的价格超过了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那么超出的这部分金额就会被确认为商誉。比如说,A企业花10亿元收购了B企业,而经过评估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只有8亿元,那多出来的2亿元就是商誉。它代表的是收购企业对被收购企业未来能带来的诸如协同效应、品牌优势等潜在收益的一种预期。
为何要计提减值
随着时间推移,当初收购时对被收购企业的那些美好预期可能并不会完全实现。比如市场环境变化、被收购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其未来能带来的收益达不到预期,那原本确认的商誉价值可能就虚高了。为了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就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
如何计提减值
首先,企业要在每个会计年度末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测试时,需要将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那就说明商誉发生了减值,就要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的金额就是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通常是按照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来确定。
了解商誉如何计提减值,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解读企业的财务报表,看清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情况,在投资决策等方面也能提供重要参考。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