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财务核算中,存货的价值计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时候,企业会面临存货价值可能发生变动的情况,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该用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呢?这是很多企业财务人员和相关从业者需要关注的要点。
存货价值可能下降的情况
当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回升的希望时,就需要考虑使用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例如,某种电子产品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市场上同类新产品不断推出,导致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存货很可能存在减值风险。
存货出现滞销的状况
如果企业的存货出现滞销,库存积压严重,销售前景不乐观,那么也应该采用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量。比如,某服装企业生产的某款服装款式过时,大量积压在仓库,很难再按照正常价格销售出去,此时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低于其成本。
存货成本高于预期售价
当企业持有存货的成本高于其预计的售价时,同样需要运用该方法。例如,企业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低于存货的成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就是合同价格,低于成本,就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对存货进行计量。
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当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宏观经济衰退、行业竞争加剧等,可能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降。例如,在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企业的存货销售难度加大,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会低于成本。
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运用,是为了更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存货的实际价值。当存货出现价值可能下降的各种迹象,如市场价格下跌、滞销、成本高于预期售价以及市场环境不利等情况时,企业就应当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存货的计量,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