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公司个税的核算方式都不太清楚,这往往会给财务处理以及个人收入认知等方面带来一些困扰。其实,了解公司个税如何核算并没有那么复杂,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明确应税所得范围
公司需要核算的个税,主要是针对员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等。这里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像常见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等都在应税范围之内。但要注意有些补贴是可以免税的,比如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像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等就不用计入应税所得。
扣除项目
核算个税时,有一些扣除项目是可以减去的。首先就是基本减除费用,目前我国规定每月减除5000元。这意味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先从员工的工资薪金等收入中减去这5000元。除此之外,还有专项扣除,比如员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这些都是可以扣除的。另外,还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方面的扣除,员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后,在核算个税时也能相应扣除。
税率及计算方法
公司个税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分为七级,从3%到45%不等。在确定了应纳税所得额(即工资薪金等收入扣除了上述各项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之后,就可以根据对应的税率来计算个税了。比如,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是3%;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是10%等等。具体计算时,要分段按照对应的税率计算税额,然后将各段税额相加,就得出了员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了解公司个税的核算方式,对于公司准确代扣代缴个税以及员工清楚自己的实际收入情况都非常重要。通过明确应税所得范围、扣除项目以及掌握税率和计算方法等步骤,就能较为准确地核算出公司员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