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无形资产是一项重要的资产类别。比如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商标权等,它们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而对于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摊销是关键环节,那么无形资产摊销该如何做账呢?这可让不少财务人员颇为关注。
明确无形资产摊销的范围
首先要清楚哪些无形资产需要进行摊销。一般来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是要进行摊销的,像企业购买的有明确使用年限的软件著作权等。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是不需要进行摊销的,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确定摊销方法
常见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有直线法、产量法等。直线法就是将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分摊,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大多数企业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会优先选用这种方法。产量法呢,则是根据无形资产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的产量等产出指标来进行摊销,适合那些与产量紧密相关的无形资产,比如一些采矿企业的特定采矿技术,其产生的效益与开采量有直接关系,就可能采用产量法来摊销。
进行账务处理
当确定了摊销范围和方法后,就到了实际做账的环节啦。假设企业采用直线法对一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该项无形资产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那每年的摊销额就是10万元(100÷10)。
在账务处理上,每月进行摊销时,要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科目(具体根据无形资产的用途来确定,如果是用于管理部门就借记“管理费用”,如果是用于生产车间就借记“制造费用”等),贷记“累计摊销”科目。例如上述无形资产是用于管理部门的,每月摊销额为10÷12≈0.83万元,那账务处理就是借记“管理费用”0.83万元,贷记“累计摊销”0.83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做账需要明确摊销范围、选定合适的摊销方法,然后按照相关规定准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消耗情况,为企业的财务决策等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