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或单位的财务处理中,常常会遇到捐赠相关的账务问题,比如捐赠记什么科目呢?这是许多财务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关心的要点,关系到财务信息的准确记录和反映。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非公益性捐赠
如果企业进行的是非公益性捐赠,这种捐赠支出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在会计处理上,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例如,企业直接向某单位或个人进行捐赠,会计分录一般为:借:营业外支出——非公益性捐赠,贷:银行存款等。
公益性捐赠
对于公益性捐赠,情况则有所不同。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会计核算时,同样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只是在税务处理上有相应的扣除规定。比如,企业向符合条件的慈善机构捐赠物资,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公益性捐赠,贷:库存商品等。
接受捐赠的账务处理
当企业接受捐赠时,要区分不同情况。如果接受的是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若是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如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捐赠的账务处理要根据捐赠的性质(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以及是捐赠方还是接受方等情况来确定具体的会计科目。准确记录捐赠相关的账务,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