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明确属于专科(高职)教育范畴。根据2025年最新招生信息,该校在浙江省实施专科批次招生,并未进入本科一批或二批招生序列。学院坐落于温州市瓯海区,校园规划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1亿元,馆藏图书110万册。作为全国首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试点院校和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该校以“数字安防”为核心特色,开设30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1万余人,是浙江省唯一专注安全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
历史沿革与行业定位
这所承载13年职教基因的院校历经三次跨越式发展:
- 奠基阶段(2013-2016年):2013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筹建,整合瓯海民兵训练基地等资源,2016年正式建校。
- 示范升级(2017-2022年):2017年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20年入选全国首批应急管理学院建设试点,2022年建成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 产教融合深化(2023年至今):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共建实训基地,建成71个校内实训室和20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毕业生占据浙江省安防行业技术岗位的35%。
专业布局与核心优势
学校构建“数字安防+智能技术”融合发展的专业体系:
- 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群开发《智能视频监控实训标准》,牵头制定4项行业规范,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群获中央财政支持,开发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课程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
- 应急安全特色:安全智能监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等专业形成“预防-监测-处置”全链条培养体系,建有浙江省商用密码人才实训基地。
- 跨界融合延伸: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参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制作,工业设计专业开发的智能安防设备获国家发明专利。
教学资源与实训体系
形成“虚实结合、工学一体”的现代职教场景:
- 实训平台:投资1.2亿元建设智能安防实训中心,包含元宇宙语言实训室和工业机器人创新工坊,校内消防系统综合实训室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
- 师资力量:520名教职工中高级职称占比22.52%,拥有省级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浙江工匠、市级优秀教师等人才32人。
- 数字转型:建成23门国家智慧教育精品课程,开发的《虚拟现实电力安全演练系统》应用于校企合作项目,2025年实现所有专业智慧教学全覆盖。
招生就业与社会服务
学校实施“精准选拔+分类培养”机制:
- 梯度化录取:2025年高职提前招生计划390人,空中乘务专业要求女生身高162-175cm、男生172-185cm,工业设计专业需通过结构素描测试。
- 学费优势:普通专业6000-9000元/学年,设立国家助学金(2300-4300元/年)等9类资助项目,退役军人可免文化素质测试。
- 就业质量:毕业生年均就业率95%以上,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人才被海康威视定向争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起薪达5200元。
- 社会贡献:年均开展安防技术培训2万人次,开发的《社区智慧消防管理手册》覆盖浙江省11个地市。
未来发展蓝图
学校锚定三大战略方向实现内涵式跃升:
- 职业本科突破:计划2027年前升格为浙江应急职业技术大学,首批申报智能安防工程、数字安全管理等职业本科专业。
- 智慧教育升级:投资8000万元建设元宇宙安防实训中心,开发《AI辅助应急救援决策系统》等12门新课,2026年完成所有专业数字化改造。
- 国际标准输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3个“丝路安防学院”,输出《中国智慧社区建设规范》等国际职业标准。
这所秉承“崇德尚能、知行合一”校训的职教强校,虽未开展本科招生,但其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办学实力,持续巩固“长三角数字安防人才摇篮”的行业地位。正如浙江省教育厅评价:“该校为职业教育服务平安中国建设提供了特色化发展样本”。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