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外地开展业务时涉及到预交税的情况并不少见。那么,外地预交税究竟应该如何做账呢?
当企业在外地从事建筑安装、销售不动产、出租不动产等业务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在外地预缴税款。首先,企业需要在外地税务机关办理预缴税款的申报手续。在申报时,要准确填写相关信息,如纳税人识别号、项目名称、计税依据等。
接下来,根据不同的税种,计算预缴税款的金额。例如,对于增值税,一般按照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1+税率或征收率)×预征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对于企业所得税,通常按照应纳税所得额×预征率来计算;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则根据预缴的增值税税额乘以相应的税率来计算。
在完成预缴税款的申报和缴纳后,企业需要将相关凭证妥善保管。这些凭证包括税务机关开具的完税凭证、预缴税款申报表等。企业在做账时,应根据这些凭证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1.预缴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预缴企业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预缴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贷:银行存款
待企业回到机构所在地进行纳税申报时,根据实际应纳税额与预缴税款的差额进行调整。如果实际应纳税额大于预缴税款,需要补缴差额;如果实际应纳税额小于预缴税款,则可以申请退税或留待下期继续抵扣。
外地预交税的做账过程需要企业认真对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税务合规。
平台声明:该文系作者个人观点,研学网系内容创作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