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征求被审计人的意见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关乎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也影响着整个审计流程的顺利推进以及与被审计方的关系和谐。
明确征求意见的时机
一般来说,在完成审计初稿后,就应当适时启动征求被审计人意见的程序。这个时候,审计人员已经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审查和梳理,形成了初步的结论和看法。此时征求意见,既能让被审计人清晰了解审计发现的问题所在,也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依据来反馈想法,避免过早征求意见导致情况不明,或者过晚征求意见使得整改时间仓促等情况出现。
选择合适的征求方式
常见的征求方式有面对面沟通、书面征求等。面对面沟通具有直接性的优势,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被审计人的当面交流,观察其表情、语气等细节,更深入地了解被审计人的想法和态度。在沟通时,要营造平和、开放的氛围,让被审计人能够放松地表达观点。书面征求意见则相对正式,适用于一些较为复杂、需要被审计人仔细斟酌回复的情况。可以将审计初稿以及相关问题清单等一并附上,方便被审计人对照查看并给出书面反馈。
确保意见征求内容清晰全面
征求意见时,所涉及的内容要涵盖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初步结论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对于问题的描述要准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让被审计人能够确切知晓是哪方面存在不足。同时,要明确告知被审计人反馈意见的截止时间,以及反馈意见后审计人员会如何处理等后续流程,这样能让被审计人心里有底,更积极地参与到意见征求环节中来。
认真对待被审计人的反馈意见
当收到被审计人的反馈意见后,审计人员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无论反馈的意见是认同审计结论还是提出异议,都要认真分析其合理性。对于合理的意见,要及时对审计报告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于不合理的意见,也要耐心地向被审计人解释说明原因,做到有理有据,让被审计人能够理解和接受最终的审计结果。
在审计工作中,征求被审计人意见是一项需要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的重要任务。只有把握好征求意见的时机、方式,确保内容清晰全面,并认真对待反馈意见,才能让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公正、有效,实现审计目标与被审计方权益的平衡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