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固定资产已经折旧完时,很多人会对资产负债表的填写产生疑问。毕竟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每一项数据的填写都需要准确无误。
固定资产折旧完后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项目填写
固定资产折旧完后,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项目下,要填写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此时账面价值通常就是其残值。因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就是账面价值,当折旧完毕,就只剩残值部分了。比如一台设备原价10万元,预计残值1万元,折旧年限内累计折旧9万元已提完,那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就填1万元。
累计折旧的处理
累计折旧账户在固定资产折旧完后,一般情况下其累计折旧金额就不再变动了。它在资产负债表中是作为固定资产的抵减项目存在的,当固定资产折旧完,虽然它不再参与后续折旧计算,但之前累计的折旧金额记录了该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情况。在填写资产负债表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固定资产净值,也就是通过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得出的当前价值,而折旧完后这个关系已经以残值的形式体现在“固定资产”项目填写中了。
固定资产清理的情况(若有)
如果在固定资产折旧完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处置,比如出售、报废等。那么在清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固定资产清理这个过渡账户。在清理完成前,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依然先按上述残值填写,而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会根据清理过程中的收支情况进行相应记录,比如清理收入、清理费用等。当清理完成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余额会结转,最终固定资产相关的信息在资产负债表上就不再体现(假设没有其他类似固定资产情况),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项目会根据清理结果进行相应调整,比如涉及到损益类的会影响未分配利润等。
固定资产折旧完后,资产负债表的填写要依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准确反映其剩余价值以及清理等相关后续情况,确保资产负债表能真实呈现企业的财务状况。